首页>>质量•安全>>新闻中心>>
宿迁为城市安全运行筑牢制度防线
- 时间:2025-10-10 08:45
- 来源:中国建设报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市财政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宿迁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提升全市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提升运行效能,增强城市安全韧性,为城市安全运行筑牢制度防线。
定原则,明确建设运行“总遵循”。《办法》聚焦生命线工程全周期管理需求,明确建设运行管理严格遵循“政企共建、分级管理、资源汇聚、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动态更新、安全稳定”七大原则。通过政企协同凝聚建设合力,分级管理压实各方责任,统一标准规范建设流程,确保生命线工程从规划建设到运行维护等各环节的有序衔接、高效推进,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安全监管的系统化、规范化。
厘职责,构建多方协同“责任网”。为避免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办法》清晰划定属地、主管部门、权属单位(企业)及承建各方的责任边界。对城市生命线管线数据、安全监管平台、智能监测设备、巡检巡查、事件处置、应急支持等作出详细要求,全面构建了“牵头部门抓总统筹、职能部门协同监管、权属单位(企业)依规落实、承建单位执行到位”的闭环责任网。
强运维,筑牢工程稳定“运行墙”。为保障生命线工程持续稳定发挥作用,《办法》从多维度明确运行维护规范。在权限管理上,实行“职责明确、权限分级”制度,按职责授予平台用户特定权限,确保操作安全。在设备管理上,运维人员24小时监测值守、派单跟踪,监测设备在线率不低于95%。在巡检管理上,明确各场景巡检频次要求,建立权属单位(企业)“分管领导—部门主管—巡检人员”三级管理制度,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理。在考核管理上,制定运行维护管理考核细则,以考核促提升,保障运维质量。
建机制,实现应急处置“快响应”。针对城市生命线安全突发事件,构建高效协同的分级报警预警响应处置机制。一方面,严格报警事件处置反馈、恢复运行时限要求,构建最快“1分钟识别风险、10分钟报警响应、1小时处置反馈”的报警响应机制,规范“研判派单—响应处置—结果审核—跟踪督办”闭环管理流程。另一方面,针对确需上升为预警响应的事件,实行分级精准协同,做好预案衔接,全力遏制风险扩大,减轻事故危害。
《办法》的出台,是宿迁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的具体实践。下一步,宿迁市将推动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正式迈入“智能化监管、规范化推进、制度化保障”新阶段,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韧性,为群众安居乐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叶丽华 李天琪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中国建造师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水利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南方电网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中国能源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全球资源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环保设备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