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质量•安全>>新闻中心>>

清冰凌除隐患 保障出行安全

  近期,随着气温的频繁波动,冻融交替现象加剧,建(构)筑物与居民楼顶的屋檐下挂满了晶莹剔透却暗藏危险的冰凌,它们如同悬在空中的“利剑”,给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山东、黑龙江等地迅速行动,全面开展冰凌排查清理行动,防范悬冰坠落事故发生,保障居民人身安全。

  拉网式排查找隐患

  山东省威海市秦权社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小区,开展冰凌安全隐患排查和清理工作,对辖区的居民楼逐一进行排查,做到发现一处、清除一处,消除居民“头顶”隐患,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在望府花园小区排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各个单元楼的雨水管排水口处结冰严重、冰凌较大,随即使用木棍、长水管等工具小心翼翼地敲打各处冰凌,提醒路过行人暂时绕道而行,以免冰凌掉落发生危险。经过清理,小区悬挂的冰凌被逐一清除。此外,工作人员还利用网格微信群、入户等方式开展宣传,提醒辖区居民在出行、停车等过程中要留意头顶建(构)筑物上的冰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清理行动中,居民和工作人员组成巡查小组,对辖区内的主次干道、居民楼、商户门前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在巡查过程中,重点关注建(构)筑物屋檐、阳台、空调外挂机等易形成冰凌的部位。对于较大的冰凌,巡查人员立即提醒过往行人注意避让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清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冰凌清理工作不仅有效消除了居民“头顶”的安全隐患,还增强了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为构建平安、和谐的辖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人防+物防”双重保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城市管理局开展冻融期冰凌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保障市民安全。采用“高频巡查+动态清理”模式,对桥梁、檐口、管线等冰凌多发点位进行重点排查,对建(构)筑物檐口、排水管线及公共设施表面形成的冰凌展开循环清理,同时在隐患区域增设警示标识与临时围挡,构建起“人防+物防”的双重保障体系,全方位防范冰凌坠落伤人、损车等安全事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专项整治通过前置风险管控,消除了冰凌对行人与车辆的潜在威胁,不仅保障了市民的“头顶安全”,确保道路通行顺畅,还减少了融冰积水对市政设施的侵蚀,延长了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保障城市空间安全环境建设。

  在佳木斯市前进区春光社区,当地城市管理部门多举措开展冰凌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工作,全力筑牢安全防线。组织工作人员、志愿者及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组成13个排查工作小组,针对辖区内的居民楼、商业建筑等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重点查看建(构)筑物屋檐、阳台、雨水管口等区域是否存在坠冰情况,详细记录冰凌位置、大小等信息,确保排查工作全面细致、不留一处死角。对于排查出的坠冰隐患,排查小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对于能够直接清理的冰凌,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利用专业工具进行小心清理,在清理过程中设置安全警示区域,提醒过往居民注意避让,确保清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对于位置较高、清理难度较大的坠冰区域,张贴温馨提示,设立警戒线,预防坠雪坠冰引发安全事故。

  此外,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宣传、网格微信群转发、粘贴坠冰温馨提示等形式进行宣传,做到早告知、早警示、早预防,提醒居民注意天气变化,出行时远离建(构)筑物屋檐、牌匾等易发生坠冰的区域,如发现坠冰隐患,及时向社区或物业服务企业报告,共同维护社区安全环境。此次排查中,共走访居民楼101栋,张贴温馨提示百余处,入户宣传300余人(次),发现坠冰安全隐患12处,有效降低坠冰安全事故的发生风险,为居民营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雨 禾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