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质量•安全>>新闻中心>>
冷水江创新机制 筑牢农村住房安全屏障
- 时间:2022-12-05 08:52
- 来源:中国建设报
□ 苏东平
湖南省冷水江市大力实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和新模式,落实落细低收入群体住房动态排查,动态改造,动态保障。截至10月30日,该市全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确保了竣工率、验收率、入住率、资金拨付率四个100%。
上门鉴定,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协调联动和数据互通共享,利用共享数据,组织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逐村逐户上门对农村6类重点对象房屋安全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C级、D级房屋的,全面纳入农村危房,动态消除脱贫户、监测户住房安全问题。
创新模式,落实“一线工作法”。按照“砍土分方”原则,落实三级包干工作制度,即市本级包干到乡镇、乡镇包干到村组、村组包干到户,市本级和乡镇工作人员下沉到村党支部。在住房安全性鉴定、改造对象核查、申报资料审核、质量安全监管、建设面积控制、改造进度督促、项目竣工验收等建设全过程中,冷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联合所在乡镇(街道)、村组工作人员深入现场,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逐户逐栋当面指导危改农户。改造对象的相关资料按一户一档进行归档,集中保存至市本级档案室。验收合格后,危改补助资金经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签字把关后,报市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审定,按照“一卡通”资金拨付程序直接拨付至农户本人。拨款后,市本级工作人员还要上门对农户进行回访,核查资金是否全部由农户本人所得,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分类施策,提升农房危改效率。按照农户类别、家庭经济能力、改造方式的差异,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分两类进行危房改造:一是房屋结构隐患较小的,花“小钱”进行修缮加固,解决危险点、消防安全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二是无房户或房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采取重点帮扶,按人数按面积标准要求择址新建,解决住房问题。通过分类施策,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高效完成全年改造任务。
多年来,冷水江市坚持开辟农村危房改造绿色通道,充分调动危改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市、乡镇、村组三级技术力量,及时为危改对象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每年均做到提前完成目标任务,按程序足额发放补助资金。
通过打出打好系列“组合拳”,冷水江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有效实现了困难群体“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冷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友情链接
-
| 中国建筑
| 中国铁建
| 第一商用汽车
| 中国建造师网
| 数字化企业
| 中国交通新闻
| 中国项目招标
| 中国基础建设
| 建筑网
| 中国名企排行
| 山西建筑考试
| 中国城市网
| 中国建材市场网
| 中国工业新闻
| 综合节电
| 中国新闻网
| 工程建设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能源新闻
| 建材之家
| 城市交通网
| 中国工程网
| 中国港湾
| 中国路桥
| 全球贸易网
| 环保科技
| 国联资源网
| 绿建之窗
| 鲁班大学
| 一览路桥网
| 中国铁路
| 中国城镇
| 五展六会
| 新型建材
| 虫筑网
| 中国电建
| 建筑信息
| BICES 2025
| 冶金工业
| 中国交建
| 中国中铁
| 阿拉丁
| 河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