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建设行业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质量•安全>>新闻中心>>

对症下药 堵住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漏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广泛应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大量涌现,城市安全风险呈现出叠加、耦合和演化的显著特点,安全风险不断增大,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

  □ 王 一

  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的主要特点

  从经济发展维度看,安全风险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伴生,经济快速增长与事故发生基本是正相关的。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人群的聚集性、财富的集中性、基础设施的关联性以及生产与生活的紧密性使得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城市安全风险主要呈现3个特点:

  ● 城市安全基础薄弱,风险隐患普遍存在。

  从经济规模看,2020年年末,我国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产业等第二产业增加值38.4万亿元。相应的市场主体新增2502万户,达到1.4亿户。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化快速推进,化工、电力及矿产资源等领域和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各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都面临严峻挑战。

  从用工形式看,我国2021年灵活用工企业比例达到61.14%,比2020年上升5.46个百分点,大量劳务派遣、外包作业、层层分包,致使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培训教育和应急处置等措施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社会管理方式变化对安全工作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从发展方式看,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定式、路径依赖、体制机制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且隐患成因复杂、数量众多,安全生产管控难度大。

  ● 城市风险点多面广,致灾因素多且复杂。

  从人员活动看,人员经常活动的密集场所,如商超、旅游景区、火车站、客运站等,易产生聚集性风险。节假日期间,户外集会、大型群众性活动等人员流量大、人口密度高,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群死群伤。

  从公共设施看,气、水、污、电、通信等城市生命线,地铁轨道、桥梁、隧道等城市交通设施以及房屋建筑等,普遍存在着安全风险。城市低洼地区、下凹式立交桥、地下隧道、危旧房与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区域易发生内涝,造成人员淹溺。

  ● 城市安全管理粗放,重点领域事故多发。

  从高层建筑风险看,我国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规模不断刷新纪录。截至2021年5月,我国150米以上的建筑达到2395座、200米以上建筑达到823座、300米以上建筑达到95座。超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容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

  从在用桥梁风险看,我国在用桥梁超过了100万座,城市桥梁在受恶劣天气长期影响时会发生结构损坏、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等损坏,破坏桥梁安全性能,在出现严重超载或偏载时易造成桥梁结构损伤,引发桥梁坍塌事故。

  从城镇燃气风险看,截至2020年,我国已建成煤气管线9860公里、天然气管线850552公里、液化石油气管线4010公里,在城市地下形成纵横交错的格局,一旦发生气体泄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对地方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的变化趋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市发展不仅面临着重大战略机遇,也处在各类突发事件易发的不稳定期,面临着多重矛盾和风险日益增加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在社会高度复杂、耦合的时期,由城市安全风险引发的小灾大害、蝴蝶效应、并联效应、串联效应、池塘荷叶效应等越发明显。聚焦我国城市安全风险特点,研判风险变化趋势,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

  ● 在城市加速建设过程中,城市新旧安全风险交织叠加。

  从历史趋势看,我国城市化率如果达到80%的水平,将带来近16亿吨标准煤的消费增长,带动产业集聚特别是房地产、商贸、餐饮、娱乐等行业空前发展,各种超大建筑、地下设施、市政管网大规模建设,安全风险随时间推移将不断累积和扩大。

  从事故类型看,近年来,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相对管理封闭的特殊区域成为特别重大事故的“易发区”,非传统风险引发事故的情况有所增加。

  ●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程中,城市面临很多过去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

  从总体规模看,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大量生产经营活动聚集在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展开,聚集性安全风险突出。

  从产业方向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必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提质升级,加快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新的产业集群,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制造会伴生、衍生新的安全风险。

  ● 在构建强大国内市场中,城市面临很多未来可能经常出现的安全风险。

  从从业人群看,新发展格局必将带来充分就业、拉动消费,同时会对旅游、养老等第三产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发展需求严重不匹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经营场所安全条件不高等因素,都可能引发新的安全风险。

  从事故链条看,在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门类关系协调中,各行业事故影响相互叠加,可能衍生出新的风险,进一步延长事故风险链条。

  ● 在新兴行业领域中,城市“想不到”的风险集中涌现。

  从事故风险看,新能源产业方面,电动车电池、电化学储能电站等着火、爆炸风险突出;新兴娱乐业方面,玻璃栈道、网红吊桥等新旅游设施,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娱乐场所,充气城堡、充气滑梯等游乐设施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新兴服务业方面,非营运车辆载人、网约车辆、外卖骑手交通事故多发,各类平台安全主体责任等需要关注;通用航空方面,低空游览、医疗救援、农林植保和城市功能保障等航空飞行需引起重视,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梳理排查想不到、没见过、不会管的新兴领域安全风险。

  从救援需求看,很多由新风险引发的各类事故没有可循的救援案例和处置方案,给科学救援、精准救援、高效救援带来很大难度。特别是城市快速发展,转移人口就业带来的风险局部集聚,城乡接合部、务工人员集中区等长期处于“不设防”状态,大量“历史欠账”使其成为隐患集中区和事故高发区,应急救援队伍在复杂条件下开展应急处置需要更长时间,救援成效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

  应对城市安全风险的对策措施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指明了新时代我国城市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也是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应对的工作指南。社会各界应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安全红线意识,落实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及相关方面的安全责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切实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做好城市安全风险应对准备,要重点推动以下5项措施落实:

  ● 建立城市安全协同联动运行机制。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城市治理机制的工作要求。要求成立城市安全协调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信息互通渠道和部门协作能力,形成政府管理与专业服务相互协同的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机制。加强消防、建筑、城镇燃气、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和联合执法,建立健全安全预警、快速响应、队伍调动、现场指挥、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创新城市治理安全方式,改革城市安全管理体制,健全城市基层安全治理机制,推动从被动式、应急式向主动式、预警式城市安全管理模式转变。

  ● 组织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专门部署强化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要求对城市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评估。要通过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进一步摸清城市安全风险隐患底数,加大对关联风险、耦合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辨识,全面分析研判风险可能引发的各类事故,确定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的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和重大事项,分事故类型、分灾害种类、分重点区域、分行业领域构建城市安全风险信息库,对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实施挂牌督办,注重加强城市风险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定期发布。

  ● 推进城市安全科技创新应用。

  2020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指导手册》,把城市安全科技创新应用纳入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运用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应急装备、信息系统等研发,推动风险监测、灾害预警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高风险场所推广应用。构建大数据分析、专业模型预测、部门专家会商和事故预警联动于一体的风险防控链条,打造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运行中枢,构建城市高风险科技治理新路径,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控科技化、智能化水平。

  ● 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2021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试行)》,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防范和化解水平的工作要求。要求聚焦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等风险监测,打造城市运行安全的大数据平台。加快构建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监测网络。持续推进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电力、桥梁(隧道)等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风险感知监测网建设,织密城市生命线立体监测网络,实现整体监测、实时感知、早期预警和高效应对。

  ● 夯实城市安全体系和基础。

  2021年9月1日起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压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做好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根本和基础还是在生产经营单位,要着力抓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织密城市安全监管网格,筑牢城市安全保障防线,夯实城市安全发展的基础。前瞻性谋划应急产业集群和发展区域规划,引导市场主体扩大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提升城市应急教育覆盖面,为应急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入推进城市安全管理现代化,使我国城市安全管理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作者单位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品牌推荐



友情链接